集成电路行业最缺 芯片设计等“卡脖子”技术岗
发布时间:2024-08-05 00:18

  集成电路产业,又称芯片产业,是整个信息化时代的基础和原动力,是产业竞争、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。2021年,杭州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集成电路产业定为未来主攻的“制造业九大标志性产业链”之一。

  今年来,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,杭州集成电路产业增长迅速,并积极完善补齐产业链发展,由此催生旺盛的人才需求,但也暴露出杭州在集成电路行业人才的缺口。眼下,杭州正积极以政策、产业、平台、高薪收入吸引各地人才,补齐行业人才梯队,助力城市迸发更多“芯”动能。

 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《集成电路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》,今年1-5月,电子半导体/集成电路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高达29.5%,高于全行业19.5%。具体到杭州来看,在我市大力推进、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产业的背景下,杭州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储备情况怎么样?人才需求现在如何?

  集成电路是数字经济、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。杭州经过多年深耕研发,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,尤其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优势明显。从2018年起,杭州的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规模一直稳居深圳、上海、北京之后,位列全国第四。去年的数据则更为亮眼——2021年全年销售额预计达366.9亿元,较2020年增长72.5%,比全国同业增速高52.4%。

  杭州集成电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,也由此催生大量人才需求,行业在关键技术领域还有所欠缺,自给率较低。而随着中美贸易战展开拉锯,对于企业、城市乃至国家而言,摆脱芯片进口依赖,提升集成电路自主研发能力,既是解当下燃眉之急,更是谋长远之虑。在此背景下,各路行业相关人才成为了各家争抢的“第一资源”。

  “非常热门!”今年来,名驹猎头总经理沈敏跃感受到了杭州集成电路行业火热的人才需求,公司收到的人才咨询量增加明显。沈敏跃告诉记者,今年好的技术性人才手上都有四五个offer,这个产业的人才需求是不受疫情影响,反而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。

  杭州对集成电路人才需求旺盛存在诸多影响因素。沈敏跃分析说,当前新能源汽车、消费电子等行业发展迅速,但这些行业所需芯片基本依赖进口,在大力推进国产替代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大背景下,行业企业开始抢占集成电路研发人才。以激光雷达芯片、新能源汽车芯片、机器人芯片公司等高科技智能制造杭企为代表,今年都有较大的人才需求。

  人才需求旺盛,从薪资中亦可见一斑。在杭州,一般从业者有3-5年的工作经历,已经能成为高薪人士了,年薪可达30万到60万之间还要给出一些股权,才会有人才选择跳槽去新公司。

  行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平均薪酬差异较大,在收入前二十的岗位中,排在前四位的职业薪酬均高于3万/月。其中,数字前端工程师、数字后端工程师收入更高,分别为32312元/月、31130元/月。深度学习、模拟芯片设计等帮助行业摆脱被“卡脖子”状态的岗位,比C++开发工程师、嵌入式软件开发等通用技术型岗位收入更高。

  根据《报告》,今年1-5月,在电子半导体/集成电路行业职位数TOP20城市中,上海、北京、杭州分别以16033元、15790元、13422元的平均月薪排名前三。

  行业火热,“薪情”向好,但企业依旧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。尤其在今年“就业难”的呼声下,杭州企业依然面临“招人难”的现实困境。在杭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会秘书长邬弘看来,杭州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和供给端息息相关。

  “从供给端看,人才供给的源头——高等院校,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较少。”邬弘曾在杭州一家半导体研发制造企业工作多年,并在猎头行业有着十余年的积累。据他了解,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,设置了集成电路、微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并不多见,企业一般只能从电子科技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等有相关特色专业的院校招聘此类应届生。除了专业设置,院校在招生人数上也比较稳定,并不能根据产业需求进行迅速扩招。

  除了供给源头,已经进入行业的研发人才保有量相对稳定,“不同于互联网行业,各类技术背景有相通之处。集成电路行业技术壁垒高,一般要求具备物理、化学、数学等综合学科的深厚研究背景,流入行业的口径相当狭窄,‘外行人’想要跨专业转行并非易事。”邬弘说。

  “杭州还是比较缺少这类人才的,前些年杭州的数字安防、互联网等行业发展较为迅猛,在集成电路领域布局稍晚。但这几年,明显感受到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,从产业基金的大力扶持,到高水平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、杭州国家‘芯火’双创基地等平台建设,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吸引了很多科创人才来杭创业,推动杭州集成电路行业实现‘后来居上’。”沈敏跃说。

  平缓的供给跟不上猛增的需求,人才缺口的撕裂感日趋显著。但这并非一个只能望洋兴叹的“无解题”。在邬弘看来,从长远看,人才供给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,行业也将长期处于上升阶段,院校可以结合行业、企业需求,合理增设集成电路相关专业,扩大招生规模,在加大基础研究力度,积极与企业牵手“定制化”培养人才,为行业输送理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,助力杭州制造抢占技术制高点。